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创意时代,传统非遗的“寻新之路”

王菲菲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明确指出鼓励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科技创新和文旅融合趋势增强,非遗的传播和展示手段愈加多样。目前非遗传承新兴方式有哪些?其背后推动力又是什么?非遗与文旅融合、融媒体发展、精准扶贫等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一、非遗创新形式多样,背后推动力有哪些?

 

1

文旅融合,为非遗传承提供新思路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联动效应愈加凸显,非遗如何借助旅游的力量实现自身的突破性发展成为了新时代的命题。2018年6月8日,雒树刚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非遗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很多人正是因为文化的多样与差异,因为着迷于各地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了旅游的需求。文旅融合使得激发非遗传承创新有了新动力,为非遗传播的途径拓宽了道路。在全民文化旅游的时代,“非遗+旅游”思路的提出不仅有利于满足大众的高质量出行需要,更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思路。



2

短视频创新传播方式


不断崛起的移动短视频市场也成为了非遗传播形式创新的另一大推动因素。根据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而其中作为短视频领域领跑者的抖音app,其日活已经超2.5亿。日前,抖音推出了“非遗合伙人”计划,意味着短视频在非遗文化塑造和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媒介角色。

 

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是人们最基本的活动,也就是说社会中的大部分现象都是通过各种互动仪式形成和维持的。短视频具有观看与被观看的强互动性使得非遗可以利用非遗继承人拍摄的短视频与其进行互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生成短视频,短视频模式通过记录(摄制)非遗文化、分享(上传)、点评与转发,使用户收获文化的身份认同与情感共享,其社交属性也推动了传统非遗文化传播模式的改变。如抖音的“非遗合伙人”计划,共包含1214项非遗国家级非遗,生产了2400万条视频,产生了1065亿次播放,共有31亿次点赞。通过用户与创作者的点赞及互动,非遗的魅力将进一步被公众所熟知。



3

非遗整体性保护转向

 

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政府及个体对于非遗的保护形式在发生变化,逐渐由项目保护到整体性、区域性保护的完整生态系统转变。文化和旅游部也在各类会议中强调“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强整体保护氛围的营造”。

 

2018年12月10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发布。这意味着非遗的保护重点从之前的重在保护代表性非遗项目名录向保护非遗相关的表现形式、存续状态等文化生态方向过渡。

 

在非遗注重整体性保护的转向中,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其开展的维度也逐步扩展,各类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已实施4年的研培计划,全国累计举办培训班590期,培训学员2.5万人次,加上各地组织的延伸培训,覆盖传承人群已累计达7.1万人次)有序展开,使得非遗工艺振兴计划不断深入,更从传承方式上有了进一步创新,数字化传承及保护体系逐步建立。

 

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

 

二、非遗,正以这样的方式存在


正是由于各类非遗政策的实施、创意时代新兴传播媒介的出现、国家及人民对于非遗保护意识的增强等众多因素的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性传播才得以发展,其传播形式也日趋活跃与多元。


1

“非遗+”让市场更活跃


在文旅融合创新性思路的推动下,“非遗+”正在寻求与旅游产品的互相借力。

 

“非遗+建筑”,打造立体人文景观

 

中国的历史文化街区长期处于被保护的封闭状态,缺乏人文艺术气息,非遗的助力使历史街区的旅游组织向“街区平台+非遗传承人”方向演化。 根据马林诺夫斯基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由外到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器物层次、组织层次、精神层次,而这三个层次分别代表生产或技艺;组织制度;人的伦理、信仰观念。分析来看,不论是历史建筑本身或是非遗技艺本身,都属于器物层次的内容,然而若想达到组织或精神层,便需要两者的结合。如福州市叶氏故居建成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基地,蓝建枢故居已成为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而以银饰加工为手艺的苗寨工艺传承人们,也逐步开始用自家传统苗寨开设民宿,打造银饰文化体验游。这些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游客对“在地文化”的体验性,并提升了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

 

历史街区所展现的立体文化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苗寨非遗主题展示

 

“非遗+研学游”,立体化非遗展示


研学游形式的出现,是继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后的一种新文化旅游方式。由于研学游在研学旅行领域的组织要素众多,因此要把握中小学生群体这一重点,在非遗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上要满足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出发点,为参与非遗研学游的人群提供开拓眼界、了解非遗文化的机会。如苏州依托中国苏绣博物馆、镇湖刺绣产业基地、角直古镇开展苏州传统服饰及织造技艺研学之旅;宜兴是与江西景德镇齐名的“中国陶都”,开展紫砂陶非遗知识大讲堂、由紫砂陶大师教导品鉴紫砂陶器有助于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这一珍贵的传统制陶技艺。

 

研学旅行系统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非遗+演艺”,非遗元素的打磨利用

 

当前各地都存在多维度地向国内外游客展现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俗节日特色文化的倾向和需求,演艺这一氛围愉快、可提供丰富视听体验的表现形式,便顺其自然地与非遗形式结合,由此来加深游客对非遗演艺产品的印象,满足旅客的多维需求。许多形式多样的实景演出、文旅演艺也是便是对非遗元素的进一步打磨与利用。如基于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开发的剧目有《印象·刘三姐》《又见平遥》《魅力湘西》《宋城千古情》和《印象·西湖》等颇具艺术价值的剧目,其间穿插的对于当地非遗艺术的表演便显得毫无违和感且十分出彩。

 

《又见平遥》实景演出

 

2

数字化让传播更精准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只占据整个社会传播份额的20%,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日渐式微。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8.02亿。因此要整合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的关系,利用社交平台形成对非遗的有效传播。

 

因此传播渠道的数字化不可避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新媒体传播非遗的方式变得越来越普遍。如扬州是全国最大的线装书加工基地,由于之前以纸媒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最近也在媒介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升级。如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雕版印刷这一传统技艺;广陵古籍刻印社与南京莫愁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战略合作,建立字库并制作动画投放至网络中;位居北京的中国印刷博物馆开发了雕版印刷的VR体验活动。非遗的数字化采集与传承工作,为非遗展示提供了新思路。

 

3

互动体验让非遗更接地气

 

非遗文化进校园


非遗文化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承载民族文化的传统文化,应当被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所了解。由于国家对于非遗的整体性保护,高校图书馆也成为了传播非遗的有力手段。当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寻找非遗与高校的契合点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对于非遗的认知路径有很多,因此创新开发更加适宜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播目的。如大连图书馆举办“文心雕龙风,诗情话剪纸”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雕版印刷技艺展演活动”为主题的系列文化艺术展览;海淀区图书馆举办以“弘扬传统文化发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手工制作系列活动等都是非遗走进高校图书馆的良好案例。


海淀区图书馆非遗活动

 

非遗体验基地


体验,是从切实的感受中体会非遗的活态传承,实现非遗传习的“内循环”转变为“外循环”,使非遗业态更加开放。学者高丙中在《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中曾谈到,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因此非遗传承过程中如何使人们实现分享感,非遗体验便成为了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彼此分享和学习,增强了人们的共同话语体系。温州市鹿城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通过打造“非遗创艺坊”,组织米塑、细纹刻纸、蛋画等各类非遗体验课程,在47个社区进行互动试点,共达470班次,参与者近千人,累计达1万多人次。


温州市鹿城区非遗创艺坊集体备课会现场

 

三、非遗创新给各主体分别带来了什么?


1

     打造地域文化名片,助推城市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者陈日红认为,非遗既是城市的文化基因,也是城市形象的文化符号,传播城市形象有助于宣传城市人文精神,塑造城市品牌,延续城市文脉。2017年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也提出要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助力城市文化名片打造,非遗正是城市符号的典型显现。

 

另一方面,非遗创新对助推当地的经济发展,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有着重要的作用。2018年6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文件在总结近年来各地探索“非遗+扶贫”工作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要加大贫困地区传统工艺振兴力度。截至2018年12月底,河北、广西、青海等地已印发本地区“非遗+扶贫”相关落实文件;河北、四川、贵州、甘肃、青海等地已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44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助力精确扶贫的重要举措和具体抓手。


苗绣:非遗扶贫范式

 

2

发掘培养传承人,反哺寻求创新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全面提高,传承人群的培训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新的历史阶段一个重要措施。为此原文化部非遗司倡导各院校、企业在恪守“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原则下,积极开展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工作。非遗司在2015年度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班目前还处于试点状态,但已经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非遗创新引发的全民对于非遗的关注,也是的非遗传承人受到了更高的重视。

 

3

丰富文化消费内容


非遗的传播创新为文化消费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内容支撑,增添了文化消费形式和内容,提供了更多高质量、多类型的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反之,高质量的文化消费产品使得消费者在消费非遗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传统文化认知。从非遗消费的发展以及文化消费状况可以看出,大众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正在进入更加注重消费品质的阶段,文化消费总体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非遗也成为了大众新的文化消费关注点。

 

4

与现代文化融合,增加传承可能性


活态流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网络媒介使得非遗传播在现代文明和技术的手段下开始探求更多更有效的传承方式。数字技术为翼,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存或是借助三维动画、全息影像、VR全景视频等各种丰富多样的数字技术手段,非遗技术传承不再完全依靠传承人,而是可以使观众从多维度的视角去欣赏非遗技艺的全过程,使非遗技艺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让非遗技艺触手可及。


参考来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众号,学术丨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文化报公众号,浙江温州非遗体验基地调查:因为体验过,所以离不开;

文化产业评论公众号,“非遗+旅游”的市场,谁在活跃?

王婷婷,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开发方法;

梅娜、陈小娟;“抖音”短视频进行非遗传播的模式研究;

陈宏平、杜清越,非遗文化在融媒体时代的“再生”


END


美   编 | 邢   拓


推荐阅读

生态为美、文化为媒的乡村旅游

“优衣库 x Kaws”联名款的全民疯抢,救不了品牌稀缺的文创市场

非遗众筹,不应止于一场火热的“营销者游戏”

新思路:非遗原来可以这样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